積極響應共青團號召,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貢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外語系于2018年07月13日至2018年7月16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周邊鄉(xiāng)鎮(zhèn)以“美麗中國”為主題開展了“奮進新時代,青春做先鋒”的大學生社會“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

美麗中國 —— 新鄉(xiāng)村、新面貌、新經濟
7月14日一早,實踐團一行九人來到了南平市建陽區(qū)周邊的水吉鎮(zhèn)調研。了解農村建設,以及基本的物產情況。此外,實踐團對這兩年通過“振興鄉(xiāng)村經濟”計劃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的“建盞文化”進行了深入考察和體驗。

本次實踐團不僅參觀了在本地極具代表性的“建盞一條街”,聆聽了現代建盞工藝大師黃美金的建盞文化史介紹,同時還參觀了現代建盞鑄造工廠。一天的參觀與體驗讓實踐團的同學們深入了解了唐宋文化中的建盞的起承轉合,體驗了千錘百煉般的建盞工藝制作,感受到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用的現代的管理營銷方法,深切體會到“振興鄉(xiāng)村計劃”中讓“老東西”有了新市場,讓鄉(xiāng)村經濟有了新動力的深刻含義。


美麗中國 —— 考察和發(fā)掘當地優(yōu)秀鄉(xiāng)土風情
7月15日,實踐團乘著第一縷陽光出發(fā)到了南平市建陽區(qū)考亭村,體驗當地風土民俗??纪ご逡运N植為主要農業(yè)生產。時值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實踐團的同學們不僅能夠下地了解葡萄的種植,還親手采摘了葡萄果實。


實踐團的同學們親手采摘葡萄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研和采摘,讓實踐團的同學們充分體驗到了原汁原味的葡萄種植生活,理解了糧食瓜果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生活。同時我們也就如何科學管理葡萄林地及水土生態(tài)保護提出了科學的建議。


美麗中國 —— 重溫歷史名人古跡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居民在建陽勞動、生息。漢朝建安時期建陽曾隸屬于建平郡。后經過歷史的洗禮,建陽也涌現出許多名人,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朱熹、宋慈兩位。實踐團跟隨當地人拜訪了朱熹晚年講學時所住的考亭書院,重溫了朱子理學之精妙;參觀了宋慈廣場,感受古代文人對生命的嚴謹態(tài)度。

奮進新時代,青春做先鋒——關愛當地留守老人
烈日炎炎,實踐團來到了考亭村老人活動中心,為在那里的留守老人送去一片清涼與關愛。藿香正氣水、王老吉涼茶、龍虎人丹、清涼油等都是夏季防暑必備的良藥,實踐團的同學們把藥品發(fā)放給當地老人并細心為他們講解如何正確的使用每一種藥品。


奮進新時代,青春做先鋒 ——積極招生宣傳,弘揚船政魅力
實踐團建陽區(qū)第二中學門口發(fā)放了福建船政交通職業(yè)學院招生宣傳手冊和宣傳單,并細心為每一位咨詢的家長同學進行了講解,弘揚船政魅力。


實踐隊的同學細心為咨詢家長講解

通過本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加深了對社會和國情的了解,明白了艱苦奮斗、振興鄉(xiāng)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深刻涵義,對當代農民和農村生活有了更細致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信和愛國精神,同時也增長了自身才干。實踐團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感受“美麗中國”,用實際行動來實踐“社會主義新青年”。